张建军先生:“培养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家”

发布时间: 2019-08-15

编者按:张建军,环丁联盟理事,是海淀区首个双创人才公租房项目的董事长,致力于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实施,其打造的创新创业聚集区在建设规划初期就融入了共享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同时致力于孵化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业和企业,让多元创新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本次很荣幸采访到张建军先生,请他谈谈对于共享共创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张建军(左一)  图/由受访方提供


以下为专访正文:


问: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集创业、居住、科创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单体创新创业孵化器,像这样共享共创的概念最初在国内并不多见,您最初建设创客小镇的时候是如何考量的么?灵感是什么呢?

答:创客小镇的建设灵感,起源于我们身处的海淀区,我们观察到海淀的高技术人才充沛,但居住成本高,通勤时间长,在这样职住难以平衡的情况下也不利于创新创业,所以为了解决这个痛点且留住能创新创业的人才,建设创客小镇这样的人才公租房的想法营运而生。希望让创新创业人才能够安安静静地在小镇实现高效工作高质生活,而且创客小镇可以高效聚集商业要素,避免创客们单打独斗长期缓慢发展,从而错失发展良机,同时也是海淀区温泉镇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的路径选择。


问:听说创客小镇在建设初期就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概念纳入到规则制定和设施之中,可否请您介绍一下?那目前经过几年的实施推行,住客们的反馈如何?

答:我们国家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创新。比如电动车、无人驾驶、高铁等领域涌现了新一批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我们的共享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而这些领域的创新创业都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领域相关。

我理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是一种高度整合的共享与循环模式:它不但包括提高社会资源、资金、服务等的循环流通以及效率,更体现在科技创新创意要低成本高效利用软硬件设施,形成城镇化新模式,高度满足人类对环境生态的需要。

创客小镇在建设之初就选择了实践共享经济与循环经济等概念的模式。我们共享展厅、共享现代技术的应用,共享财务,共享政策通道,共享市场空间 甚至共享人才通道。总结而言,生活服务、商务服务、科创服务、再加生产型服务,这些服务资源的聚集就形成了小镇除了硬件上的共享,也有软件上的共享。

                                                                                                                    园区内共享办公桌 /由受访方提供

小镇在建设时便优先选择环保新材料和生态农业相关的项目。比如在凤凰岭脚下斯凯兰德(SkyLand)生态环保园,目前已经是北京小有名气的现代共享农园了,有近千户市民选择在这里租种自家的菜地。同时也是环丁联盟的共享实验室,专注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也是面向公众的环保科研方向的知识共享平台。

                                                                                            共享菜园——现代家庭的蔬果自留地 图/ 环丁联盟 

                                                                                  环丁联盟的共享实验室 图/ 环丁联盟 

园区物业也引入了垃圾分类回收、绿地资源化利用、智能电灯电器、耐用物品回收等服务。同时我们在园区内也有共享汽车、共享仓储、共享会议室、共享休息区等等,让通勤的减低碳排放、降低能源浪费等环保模式逐渐实现,同时又高效利用空间,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创客小镇实现智慧社区概念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的同时,将生态环保的生活需求形成科技发展需求。

                                                                                                          园区的共享汽车停车场 图/由受访方提供

                                                                       孵化企业的环保公益项目: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 图/由受访方提供

目前各方面反馈很好,我们后续的发展会更积极地引入智慧社区、海绵城市等概念,将绿色环保的高科技创新应用到底,助力北京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引领者。加上本身搭建的产业生态平台资源,将会逐渐形成一个新型的产城融合经济引擎,符合共享科技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度统一,助力我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问:经过您这几年的实践,你对共享经济、循环经济这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的看法是什么呢?


答:可以说循环经济是共享经济的高配版,是生态文明的体现,更高级的文明的经济形态。其共同点都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和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理解上,是人们思想意识转变、公共道德水平提升的风向标。


从共享一路发展到循环,能有资本的青睐昭示着这种生态型经济模式的生成,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现在是从自行车、租房等分时租赁发展到二手物品、耐用物品的循环使用。未来很可能是人类无需固定“拥有”物品,只需按需使用和特殊个性化定制。这会是人类高度文明发展的趋势。


问:看你们各种文化交流、创业交流活动丰富,最近还有文化节,所以创客小镇除了孵化创业公司,也对入住创业团队有文化建设、政策建议方面的帮助么?


答:这两方面正是小镇的特色,我们不仅提供财法税、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还同时为企业进行信息化赋能。创客小镇会为入住的创业创新团队提供生活服务、商务服务、科创服务、再加生产型服务,这些服务资源的聚集就形成了小镇除了硬件上的共享,也有软件上的共享。

                                                                                                                创客小镇文化讲座 图/由受访方提供

我们希望培养企业家,而不仅仅是商人。区别于其他孵化器,我们不但要做到全方位、多维度的外力服务,更关注入住团队思想觉悟方面的积极引导,在团队组建、企业的社会价值与责任以及国家战略的格局上,都将创业者带入到个人“修行”、“修为”的人生境界,即是创业者达到“心灵环保”,使其创业格局站高看远,为团队组合优劣势诊断把脉,提升创业成功率,与创业企业一起努力,探索世界前进的方向。


这样,将创业形成一种文化,而同时将中国根深蒂固的文脉,形成高营养的有机肥,创造优质创新创业土壤:物理空间,人文环境,信息平台,三位一体,服务好一个个优质种子,安顿小我,成就大我。



-End-